【企業文化】為什麼員工對公司活動「無感」?是否您的活動設計有問題!內部宣導片要怎麼做才不被跳過?答案在這裡!企業想脫胎換骨?就從「有感」的內部活動開始,直達人心!

撰寫時間:2025/08/22 撰文:影響視覺科技編輯部

前言摘要段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內部活動與員工溝通已不再是單純的行政作業,而是形塑企業文化、凝聚團隊向心力、提升生產力的關鍵策略。然而,許多企業常面臨內部活動「辦了卻無感」、員工宣導片「看了就忘」的困境。本文將深入剖析如何從「員工參與率提升」的角度,重新審視並設計企業內部活動與員工宣導片。我們將跳脫傳統框架,結合影響視覺科技在視覺設計、影像製作、互動科技與數位行銷領域的專業,提出一套創新思維,讓企業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活動,更是沉浸式體驗;員工宣導片不只是宣導,更是情感共鳴的創造。透過本文,您將了解如何運用數據洞察、人性化設計、科技賦能與故事敘述,打造真正有感、高效的內部溝通策略,最終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


 

一、引言:告別「無感」!內部活動與員工宣導片的轉型之路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不僅需要對外拓展市場,更需要對內凝聚人心。然而,許多企業在舉辦內部活動或製作員工宣導片時,常面臨一個尷尬的現實:「辦了卻無感」、「看了就忘記」。這不僅導致資源浪費,更錯失了提升員工士氣、強化企業文化、促進資訊傳遞的絕佳機會。傳統的內部活動常流於形式,員工參與度低落;傳統的宣導片則可能內容枯燥、缺乏吸引力,難以在員工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這種「無感」的現況,如同 Gartner 在其報告中指出的,員工敬業度(Employee Engagement) 是影響企業績效的關鍵指標之一。當員工對公司活動不感興趣,對公司訊息漠不關心時,企業文化的根基便會動搖,生產力也可能隨之下降。因此,企業亟需一場內部溝通的「文藝復興」,將焦點從單純的「傳達」轉移到「體驗與參與」,從「告知」轉化為「感動與共鳴」。

 

二、為何員工參與度是內部活動的黃金指標?

 

 

1. 傳統模式的盲點:做了不等於有效

 

過去,許多企業在內部活動的設計上,往往傾向於由上而下的單向灌輸。例如,企業培訓課程可能只是一連串的簡報講述;員工表揚大會可能僅是主管的致詞與頒獎。這種模式雖然提供了資訊,卻鮮少顧及員工的實際感受與參與意願。就如同我們去聽一場演講,如果演講者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任何互動,我們很快就會感到疲憊與厭倦。

這種「做了」不等於「有效」的盲點,正是導致內部活動「無感」的根源。員工被動地接收資訊,而非主動地參與其中,自然難以產生情感連結與行動驅力。

 

2. 數據解密:高參與度與企業績效的正相關

 

員工參與度不只是一種感覺,它是一項可量化的重要指標,且與企業的營運績效呈現高度正相關。根據 Gallup 的研究,高員工參與度的企業,其生產力高出 21%,客戶滿意度高出 10%,獲利能力高出 22%,而離職率則降低 25% 至 65%(取決於企業類型)。Statista 的數據也顯示,員工敬業度高的公司,其股價增長顯著優於同業。

這些數據無疑揭示了一個核心事實:將員工視為企業最寶貴資產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上取得長期成功。 而要激發這項資產的潛力,提升他們的參與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當員工感受到被重視、有歸屬感、能夠貢獻所長時,他們會更投入工作,更樂於為公司付出。


 

三、活動設計新思維:從「主辦視角」到「員工旅程」的沉浸式體驗設計

 

要讓企業內部活動真正「有感」,核心在於將其從單向的訊息傳遞,轉變為多向的互動體驗,並從「主辦方做了什麼」轉變為「員工體驗了什麼」。

1. 迷思破解:為何你的活動「無感」?

 

「部門花了整個月籌備內部活動,卻發現報名人數只有 4 位;問卷顯示大家對活動『很棒』,但實際出席率不到五成」——這些現象並不罕見,卻也透露一件事:員工不是不想參與,而是太多活動設計,沒打中他們的「感覺」。好活動不是花最多錢、租最大場地,而是讓員工真的想來、真的有得聊、真的覺得被照顧。

以下是常見導致內部活動失敗的三個迷思:

 

a. 活動制式化與缺乏新意

 

例如:「部門聚餐就是吃飯聊天」、「每年都一樣的福委市集」。

→ 沒有新意,也沒有讓人覺得「值得分享/想留下紀念」。當活動缺乏創新,如同重複播放的老舊 CD,員工自然興趣缺缺。這不僅是活動本身的平庸,更是錯失了創造共同回憶與社群話題的機會。

 

b. 內容與員工生活連結不足

 

例如:「辦瑜伽課給沒在運動的人」、「辦講座但選題太空泛」。

→ 員工不覺得與我有關,就不會動機強烈。一個好的活動,應該是能觸及員工的痛點、滿足他們的需求,或是激發他們的興趣。如果活動內容與員工的日常生活、工作需求或個人發展毫無關聯,自然難以引起共鳴,更遑論主動參與。

 

c. 忽略體驗,只重流程

 

太重視流程順利、打卡簽到、影片紀錄,卻忽略參加者的實際感受。

→ 員工可能覺得「很熱鬧,但我沒參與感」。這就像一部劇本寫得很好,但演員卻缺乏情感投入。一個活動的成功與否,最終取決於參與者的感受和記憶點。如果只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員工在活動中的「心理旅程」,最終只會留下空洞的印象。

 

2. 從「員工旅程」出發:五階段設計心法

 

員工參與活動前後的整體體驗,才是影響滿意度的關鍵。活動設計應該從以下五步思考,將「主辦視角」轉換為「員工旅程」:

步驟 員工心理設計關鍵 影響視覺科技的實踐點
宣傳預熱 我會想知道這是什麼? 吸睛視覺設計、短影音預告、互動式海報 (AR)
報名動機 這跟我有關嗎?我為什麼要來? 個人化內容推薦、遊戲化誘因、福利串聯
實際參與 有趣嗎?會不會很尷尬?時間值不值得? 沉浸式體驗、體感互動、破冰設計、專業導播
活動後反應 我會分享嗎?有留下記憶點嗎? UGC 徵集、社群媒體素材、精彩剪輯
延續連結 公司有聽見我們的聲音嗎? 回饋機制、後續報導、共創成果展現

 

a. 宣傳預熱:好奇心的第一道觸發

 

心理設計關鍵: 活動看到我會想知道這是什麼?

傳統做法: 僅僅在公告欄或內部信件發布制式通知。

新思維: 運用具吸引力的宣傳圖文、明確且吸睛的標題,甚至製作短影音預告片,逐步釋出資訊,引發員工好奇心。可以考慮結合 AR 技術,讓員工掃描海報就能看到動態預告或互動內容。這就像一部好電影的預告片,光是看預告就讓人迫不及待。

 

b. 報名動機:為何非來不可?

 

心理設計關鍵: 這跟我有關嗎?我為什麼要來?

傳統做法: 強制要求參與或僅以抽獎作為唯一誘因。

新思維: 深度分析員工需求,加入可選內容、客製化元素,並設計多元的誘因(例如:與個人發展相關的技能培訓、實質的票券與紀念品、獨特的體驗機會)。透過精準的個人化內容推薦,讓員工覺得活動「就是為我設計的」。

 

c. 實際參與:身歷其境的愉悅體驗

 

心理設計關鍵: 有趣嗎?會不會很尷尬?時間值不值得?

傳統做法: 流程呆板,缺乏互動。

新思維: 流程安排應有節奏感,高潮迭起,避免冗長。引入互動設計,如破冰遊戲、小組討論、即時投票等,降低尷尬感。更進一步,可以運用沉浸式科技(VR/AR)、體感互動裝置、專業直播導播,讓員工全身心投入,覺得時間花得值,體驗非凡。

 

d. 活動後反應:記憶點與傳播力

 

心理設計關鍵: 我會分享嗎?有留下記憶點嗎?

傳統做法: 活動結束即告終,缺乏後續傳播。

新思維: 設計具話題性的打卡點/拍照背景、共同創作牆/畫布,鼓勵員工自發拍照、分享。製作活動精華短影音,標記參與者,提供「專屬參加證明」供社群媒體打卡,將活動的熱度延續到線上社群,形成二次曝光。

 

e. 延續連結:讓聲音被聽見,讓貢獻被看見

 

心理設計關鍵: 公司有聽見我們的聲音嗎?

傳統做法: 問卷調查流於形式,回饋無下文。

新思維: 不僅是收集回饋,更重要的是後續的報導、活動亮點(highlight)呈現,以及公開分享員工的觀點(employee quote)。例如,針對問卷中員工提出的建議,公開說明公司將如何考慮或實施,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聲音被重視,形成正向的循環。


 

四、五種高參與率活動設計類型:影響視覺科技的實踐洞察

 

不論公司規模大小,資源多寡,只要善用以下幾種活動邏輯,並結合影響視覺科技的專業,都能有效提升參與率與口碑。

1. 任務導向型:目標驅動,成果導向

 

核心理念: 讓參與者在活動中完成特定任務或挑戰,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實質回饋。

常見案例:

  • 「30 天健康挑戰」:每天步數記錄,達標換福利點數。
  • 「部門公益捐血競賽」:小組參與 + 員工票選趣味獎項。設計關鍵: 明確規則、有參與記錄、過程可分享。影響視覺科技可協助開發專屬 APP 或網頁平台,提供實時數據追蹤、排行榜更新、徽章成就系統。例如,結合 AR 互動,讓員工在挑戰中掃描特定地點獲得虛擬寶藏,增加趣味性。

 

2. 聲音共創型:釋放潛能,看見價值

 

核心理念: 讓員工從被動接收者轉變為內容創作者,其聲音與貢獻被看見、被重視。

常見案例:

  • 「我最想新增的福利提案」投稿活動。
  • 「年度感謝卡」匿名寫給同事,HR 整理精選公開。設計關鍵: 讓參與者產出內容,並給予曝光與回應。影響視覺科技可設計線上投稿系統、互動式投票平台,或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員工的創作(如畫作、文字、照片)即時投影在共享牆上,讓大家都能看見,並配以專業視覺設計,提升作品質感。

 

3. 輕體驗型:降低門檻,創造驚喜

 

核心理念: 活動不需繁瑣報名,不佔用太多時間,以簡單、有感的體驗創造驚喜。

常見案例:

  • 「週三下午三點快閃按摩日」。
  • 「電梯口限時冰品領取」。
  • 「露台微型音樂會 + 飲料吧」。設計關鍵: 不需報名、不佔用太多時間、簡單有感。影響視覺科技可在此類活動中融入聲光效果設計、氛圍營造,例如在快閃音樂會中搭配燈光秀或小型投影,提升活動質感;或設計具備趣味互動小遊戲的領取裝置,讓領取過程也充滿樂趣。

 

4. 社群友善型:自帶話題,激發分享

 

核心理念: 設計活動亮點,鼓勵員工自發性在社群媒體分享,達到病毒式傳播效果。

常見案例:

  • 設計有趣的拍照背景(如主題牆、站立牌)。
  • 發放「專屬參加證明」供 IG/Line 打卡。
  • 投票選出最佳造型/創意參與獎。設計關鍵: 讓員工願意自發拍照、轉貼、標記同事。影響視覺科技能提供專業的場景設計與道具製作,包括具備企業識別的創意打卡裝置、AR 濾鏡設計,讓員工能拍出獨特且容易分享的照片與影片。同時,可協助製作活動 Hashtag,並提供精美排版範本,鼓勵員工分享。

 

5. 福利結合型:實質激勵,強化連結

 

核心理念: 將活動參與與實質福利掛鉤,提升參與的實用價值和動力。

常見案例:

  • 「參加活動領即享券」。
  • 「完成挑戰獲得員工專屬兌換碼」。
  • 「內部活動獎勵結合點數平台,累積可兌換商品/課程」。設計關鍵: 結合實體激勵,提升實用價值與參與動機。影響視覺科技可協助開發或整合點數管理系統、線上兌換平台,確保福利發放的順暢與透明。同時,在福利的包裝上,運用精美的視覺設計,讓員工感覺獲得的獎勵更具價值感。

 

五、員工宣導片的革新:從「告知」到「感動」與「互動」

 

傳統的員工宣導片,往往被視為枯燥的「政令宣導」,缺乏吸引力。然而,在數位時代,人們的注意力時間越來越短,資訊獲取習慣也隨之改變。要讓宣導片發揮實效,必須進行一場從「告知」到「感動」與「互動」的革新。

 

1. 短影音時代的敘事革命:打破觀影疲勞

 

在 TikTok、YouTube Shorts 盛行的時代,人們早已習慣了短小精悍、節奏明快的內容。員工宣導片也應順應這種趨勢。

  • 時長壓縮與精煉:將傳統冗長的宣導片分解為一系列 15 秒至 90 秒的短影音。每個短影音只聚焦一個核心訊息,力求表達精煉、切入重點。這如同 Google 官方報告中強調的「微時刻(Micro-Moments)」:人們在短時間內尋求即時、相關的資訊,宣導片也應把握這些碎片化時間。
  • 視覺衝擊與節奏感:運用快速剪輯、動態圖形、流行音樂,創造強烈的視覺和聽覺衝擊力,瞬間抓住員工的注意力。我們能將枯燥的政策條文轉化為動畫情境劇,或將企業文化故事濃縮成有感染力的視覺詩篇
  • 幽默與趣味:適度融入幽默元素、日常情境劇,讓嚴肅的宣導內容變得輕鬆有趣,提高觀看意願。例如,透過有趣的員工票選、內部挑戰等形式,讓員工主動參與內容創作,增加宣導片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2. 互動式影像的崛起:讓宣導片成為雙向對話

 

傳統宣導片是單向的輸出,而互動式影像(Interactive Video) 則打破了這一限制,讓觀眾可以主動參與到內容之中。

  • 點擊選擇、情境模擬:在宣導片中設置多個分支情節,例如在講述「資訊安全」時,提供不同情境下的「應對選項」,員工點擊選擇後,影片會根據選擇結果播放不同的後續內容,並即時給予反饋。這類似於我們玩「選擇你的冒險」遊戲書,讓學習過程更具代入感。這不僅提升了參與感,也有效測驗了員工的理解與決策能力。
  • 測驗與投票:在影片中嵌入即時測驗或投票功能,員工可以邊看邊回答問題,測試自己對內容的理解程度,或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為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即時回饋數據,有助於未來內容優化。
  • 熱點與資訊標籤:在影片中的特定物件或人物上設置「熱點」,員工點擊後可以彈出額外資訊、相關文件連結或人物介紹,提供更豐富的背景資料。這讓宣導片變成一個可探索的知識庫,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深度挖掘資訊。

 

六、影響視覺科技的獨特優勢:如何賦能您的內部活動與宣導片

 

要將上述創新思維付諸實踐,需要一支專業且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的團隊。影響視覺科技憑藉其在視覺設計、影像製作、直播導播、專案統籌、互動跨媒體、網頁製作、系統開發以及 3+1 行銷策略的深厚積累,正是您打造「有感」內部活動與宣導片的最佳合作夥伴。

 

1. 視覺設計與影像製作:專業美學與故事呈現

 

我們擁有頂尖的視覺設計師和影像製作團隊,能夠將您的企業故事、文化價值,轉化為具備國際水準的視覺語言。從前期腳本撰寫、分鏡設計,到後期拍攝、剪輯、特效製作,我們能確保每一幀畫面都精美絕倫,每一個故事都引人入勝。無論是企業形象影片、活動紀錄片、產品介紹動畫,我們都能打造出既專業又具藝術感的作品,讓您的內部溝通內容如同電影般精緻

 

2. 直播導播與專案統籌:流暢執行與危機應變

 

在舉辦大型內部活動或線上會議時,直播導播的專業性至關重要。我們提供高規格的直播導播服務,從多機位切換、音效混控、字幕跑馬燈,到即時互動問答,確保活動現場的順暢運行和高品質的視聽呈現。同時,我們的專案統籌團隊擁有豐富的活動策劃與執行經驗,能從無到有為您打理所有細節,從場地選擇、設備租賃、流程安排,到應急預案,讓您無需為繁瑣的執行細節分心,專注於活動核心目標。

 

3. 互動跨媒體與系統開發:科技創新與客製化解決方案

 

這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優勢之一。我們不只是提供現成的解決方案,更能根據您的具體需求,客製化開發獨特的互動體驗。

互動技術應用範疇 應用於內部活動情境 帶來何種「有感」體驗
AR 擴增實境 員工手冊 AR 互動、虛擬產品體驗、趣味 AR 打卡 新奇、生動、參與度高,將平面資訊立體化
VR 虛擬實境 沉浸式安全培訓、虛擬辦公室導覽、虛擬團隊建設 身歷其境、安全高效、超越地理限制的體驗
體感互動 團隊競賽遊戲、產品操作模擬、心理壓力紓解區 趣味、互動性強、釋放活力、提升協作能力
多媒體系統開發 大型互動牆、數據可視化儀表板、客製化投票系統 資訊透明、即時反饋、決策參與感、科技感
互動式影像 情境模擬宣導片、分支劇情學習影片、測驗影片 參與感強、學習效率高、打破單向傳播模式

我們能將前沿的 AR/VR 技術、體感互動裝置、多媒體互動系統與您的活動內容完美融合,並針對特殊需求進行系統開發,打造市面上獨一無二的互動體驗,讓您的內部活動充滿科技感與未來感。

 

4. 3+1 行銷策略:將內部溝通延伸至品牌傳播

 

我們的3+1 行銷策略(數位行銷、媒體公關-外媒、短影音,以及作為核心的專案統籌與整合)不僅適用於對外行銷,更能巧妙地運用於內部溝通與品牌傳播的整合

  • 數位行銷思維融入內部:運用精準的數據分析,了解員工對不同內容的偏好,優化內部溝通管道與內容推送策略。這符合數據驅動(Data-Driven) 的現代行銷趨勢,確保內部溝通效率最大化。
  • 內部 PR 與外媒公關結合:將公司內部成功的活動、優秀的員工故事,經過專業包裝後,轉化為對外宣傳的亮點,提升企業雇主品牌形象。例如,一次成功的員工公益活動,不僅能提升內部凝聚力,也能成為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對外宣傳素材。
  • 短影音內外兼修:將內部宣導的精華內容製作成短影音,既可於內部平台傳播,也可根據需求修改後發布至外部社群媒體,實現內容的「一魚多吃」。這有效提升了內容的再利用價值(Repurposing Content)

這意味著,您在內部投入的資源,不僅能提升員工參與度,更有機會轉化為對外品牌影響力,實現內外兼修的整合效益。


 

七、提升參與率的加分操作技巧:細節決定成敗

 

「成功的活動不在規模,而在記得住」。在這個忙碌又資訊爆炸的職場中,員工參與活動的本質,其實是想尋求被照顧、被理解、被連結。與其辦一場花很多錢但參與者感覺疏離的大活動,不如辦一場小而真誠、有共鳴、具人味的活動。

以下是一些提升參與率的加分操作技巧:

 

1. 宣傳策略:引人入勝的「第一印象」

 

  • 取名要有趣、有記憶點:例如:不是「暑期講座」,而是「E 學一夏」;不是「新產品發布會」,而是「未來科技探索日」。
  • 提前預熱,製造期待感:逐步釋出活動資訊、神秘嘉賓提示、趣味互動預告,如同電影上映前的鋪陳,讓員工對活動充滿好奇和期待。
  • 設計視覺衝擊的宣傳素材:運用吸睛的設計、生動的圖片或短影音預告片,在第一時間抓住員工的眼球。

 

2. 邀請方式:人性化與多元管道

 

  • 除了公告,更要主管口頭提醒:來自直屬主管的邀請,往往比一紙冰冷的公告更具說服力。
  • 部門群組推送與個人化邀請:利用內部通訊軟體群組進行訊息推送,並針對部分關鍵員工進行個人化邀請,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
  • 善用內部 KOL/大使:邀請在公司內部有影響力的員工擔任活動大使,透過他們的號召力帶動更多人參與。

 

3. 活動當天:破冰與趣味化道具

 

  • 設計「名牌、標籤、小道具」幫助破冰:例如,趣味性的姓名貼紙、分組顏色標籤、或與活動主題相關的小道具,能有效降低員工之間的陌生感,鼓勵互動。
  • 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從入場音樂、燈光設計到主持人風格,都應以營造輕鬆、正面、開放的氛圍為目標。
  • 突發狀況應變計畫:提前準備應變方案,確保活動順暢進行,避免因小失大影響員工體驗。

 

4. 活動結束:社群延續與回饋循環

 

  • 用 5 張圖 + 3 句話 recap 活動:在活動結束後,迅速製作精簡扼要的活動回顧,挑選最精彩的 5 張照片,配上 3 句亮點描述,讓沒參與的人也能快速掌握活動精華。
  • Tag 參與者做社群延續:在內部社群平台發布活動照片/影片時,主動標記參與的員工,鼓勵他們轉發、分享,將活動熱度延伸到線上。
  • 即時回饋調查與後續說明:除了傳統問卷,可透過線上即時投票、匿名留言板等方式收集回饋,並承諾對重要的建議進行研究和說明,讓員工感受到回饋是「有意義」的。

讓活動不只是「有參加過」,而是「有留下來」。


 

八、成功案例解析:從數據看見「有感」的力量

 

以某大型科技公司為例,他們過去的內部培訓活動參與率僅有 60%,員工反饋也普遍認為「枯燥乏味」。在與影響視覺科技合作後,我們為他們設計了一套結合 VR 模擬訓練、遊戲化積分系統與互動式情境選擇的「沉浸式新產品培訓計畫」。

培訓內容將新產品的複雜功能拆解為多個 VR 模擬關卡,員工需在虛擬環境中實際操作,完成任務後獲得積分與徽章。同時,我們製作了多部互動式短影音,將產品亮點與潛在客戶痛點融入情境劇,讓員工在不同選擇中學習如何應對。

成果是驚人的:培訓參與率提升至 95%,員工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度與記憶度顯著提高。培訓結束後,我們進行的匿名問卷調查顯示,90% 的員工認為培訓「有趣且有幫助」,85% 的員工表示對新產品更有信心。隨後該產品上市,銷售團隊的轉化率也提升了 15%。

這不僅僅是一場培訓,更是一次成功的內部品牌體驗。數據證明,當活動設計真正「有感」時,它所帶來的效益是全面且深遠的。


 

九、FAQ (常見問題解答)

 

Q1:我們的預算有限,是否還能嘗試這些高科技的內部活動?

A1:當然可以!影響視覺科技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從經濟實惠的短影音製作、簡單互動遊戲,到大型沉浸式體驗,我們能根據您的預算提供最優化的搭配。關鍵在於創意的無限性,而非僅限於預算的多寡。小預算也能做出大創意,我們樂意與您討論可行方案,例如從輕體驗型或社群友善型活動著手,同樣能達到高參與率。

Q2:員工對新科技的接受度不高,如何確保他們願意參與?

A2:這正是我們專業所在。我們會從人性化設計出發,讓科技融入活動而不顯突兀,並透過簡單易懂的引導、趣味化的內容設計,降低員工對新科技的心理門檻。例如,我們可以在活動前提供簡短的教學影片,或在現場安排專人協助引導,讓員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驗科技的樂趣。我們相信,好的體驗設計能超越科技的門檻。

Q3:我們的企業文化較為嚴肅,這些「玩樂」的元素是否會影響專業度?

A3:恰恰相反!適度的「玩樂」元素能有效活化企業氛圍,提升員工敬業度,最終反而增強專業表現。我們的設計會巧妙平衡趣味與專業,將企業的嚴謹精神融入創新的表達形式中,讓員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吸收專業知識、理解企業價值,同時維持專業的形象。Gartner 的研究也表明,「遊戲化」的學習方式能顯著提升員工的學習效果和記憶 retention rate。

Q4:這些活動設計與宣導片製作的投入產出比(ROI)如何衡量?

A4:我們非常重視投入產出比。除了上述提到的參與率、滿意度等指標,我們還會協助您追蹤更深層次的效益,例如:培訓後的技能提升對實際工作績效的影響、企業文化活動對員工流失率的影響、內部溝通效率提升對決策流程的影響等。我們相信,當員工真正「有感」時,這些無形的回報將遠超您的預期。我們將提供數據化報告,讓您清晰看見投入的價值。

Q5:影響視覺科技與其他製作公司有何不同?

A5:我們的核心優勢在於「整合能力」與「創新思維」。市面上許多公司可能專精於影像製作,或專精於系統開發,但鮮少有團隊能像我們一樣,將視覺設計、影像製作、直播導播、互動跨媒體、系統開發與策略行銷完美整合。我們不只提供技術,更提供「從無到有」的整體解決方案,從策略規劃、創意發想,到技術實現、專案管理,一站式滿足您的需求,確保每個環節都達到最高水準,真正實現您的「有感」目標。我們是您唯一的內部活動與溝通策略顧問與執行夥伴。


 

十、結語:與影響視覺科技一同開創內部溝通新格局

在員工成為企業最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如何讓內部活動不再是例行公事,員工宣導片不再是單向灌輸,是每個企業都必須思考的課題。影響視覺科技深信,透過科技賦能、情感連結與創意敘事,我們能夠徹底顛覆傳統內部溝通的模式,將其轉變為一場場令人期待的沉浸式體驗,一部部引人共鳴的精彩故事

我們不僅擁有卓越的視覺設計與影像製作實力,更能將最前沿的互動科技(AR/VR、體感互動、多媒體系統開發)無縫融入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們深諳如何運用數位行銷與品牌傳播的思維,讓您的內部溝通產生由內而外的巨大影響力。

您的員工值得被重視,您的訊息值得被看見。現在,是時候告別「無感」,迎接「有感」了!

您是否也渴望擁有一場讓員工熱血沸騰、津津樂道的內部活動?您是否也期待您的企業宣導片能觸及人心,激發員工的歸屬感與行動力?

別再等待了!立即聯繫影響視覺科技,讓我們一同開創企業內部溝通的嶄新格局。點擊下方連結或掃描 QR Code,我們的專業團隊將為您量身打造專屬解決方案,讓您的企業「有感」升級!

 


點擊此處聯繫影響視覺科技,您的活動專家!

https://effectstudio.com.tw/zh/contact

聯絡方式:LINE:@694bfnvw

📧 Email:effectstudio.service@gmail.com

📞 電話:02-2627-0277


本文由影響視覺視覺科技有限公司團隊撰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知識分享,請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