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摘要
在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詐騙手法日益精進,從傳統的電話詐騙到結合高科技的網路投資騙局,無不令人防不勝防。為了提升全民識詐能力,法務部聯合一線檢察官共同編纂了《防詐手冊 Part Two – 這次不會再被騙了吧》,透過真實案例剖析詐騙集團的犯罪模式。本文將深入解析這本手冊的精髓,聚焦當前最猖獗的科技詐騙、假投資、殺豬盤、以及虛擬貨幣詐騙等手法。我們將揭示詐騙集團如何利用人性弱點、資訊不對稱與新興科技工具,一步步設下陷阱。同時,本文也將提供具體且實用的防範措施,包含避免點擊不明連結、辨識保證獲利話術、慎選合法投資平台、以及確保個人帳戶安全的重要性,並呼籲大眾若不幸受騙,務必第一時間報案,以保護自身權益並協助司法機關打擊犯罪。
數位詐騙的演變與《防詐手冊》的應對
從傳統詐騙到科技犯罪的轉變
詐騙,從古至今,一直是社會的痼疾。然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詐騙集團的手法也從傳統的「猜猜我是誰」、「假綁架」等模式,快速演變為結合網際網路、行動通訊、社群媒體、APP應用程式及虛擬貨幣等新興科技工具的科技詐騙。這種轉變不僅擴大了詐騙的觸及範圍,也讓受害者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落入圈套。過去,詐騙可能需要面對面的接觸,或透過電話語音進行有限的溝通,但現在,一條簡訊、一個連結、一個廣告,就足以開啟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詐騙集團利用匿名性、跨國界操作以及資訊傳播的快速,使得追查和打擊更具挑戰性。
《防詐手冊 Part Two》的核心價值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務部與在地一線的檢察官們攜手編纂了這本極具意義的《防詐手冊 Part Two – 這次不會再被騙了吧》。這本手冊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宣導,更像是一本「打詐的交換日記」。它集結了檢察官們在實際辦案中遇到的真實案例,這些案例詳盡記錄了詐騙集團的最新手法、運作模式以及受害者的慘痛經歷。透過這些案例,手冊提供了具體的專業提醒和警示,讓普羅大眾能夠從實際發生的事件中學習,快速了解當前最流行、最需要提防的詐騙變數。
正如【影響資安】所言:「知識是防詐的第一道防火牆,實戰案例更是其堅不可摧的基石。」這本手冊的核心價值便在於提供這種來自實戰的經驗,幫助民眾在詐騙的洪流中,找到自保的浮木。它旨在讓大眾在面對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詐騙手法時,能夠迅速抓住最重要的幾個點,不再輕易受騙。
解密假投資詐騙:財富幻象的破碎
在所有詐騙類型中,假投資詐騙無疑是造成財產損失最慘重的一種。詐騙集團利用人們對財富增長的渴望,精心編織出一個個看似穩賺不賠的投資神話,最終讓受害者傾家蕩產。
社群媒體與影音平台上的誘惑
這種詐騙的起點,往往就在你我日常瀏覽的社群媒體(如 Facebook)或影音平台(如 YouTube)上。你可能在滑動頁面時,突然跳出一個看似專業、吸引人的投資廣告。這些廣告通常會誇大宣稱:「老師帶你飛!」、「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甚至會盜用知名財經名人或藝人的照片、影片,偽裝成是他們親自推薦的投資項目。
正如俗話說的:「天上不會掉餡餅。」然而,這些經過精心包裝的廣告,卻讓人難以抗拒。
虛假投資平台與APP的陷阱
一旦你被廣告吸引並點擊進去,通常會被引導加入一個 Line 群組。這個群組裡會異常「熱鬧」,充斥著「賺錢報喜」的訊息:有人分享自己今天又賺了多少錢,有人讚嘆「老師好神」,還會貼出一堆看似厲害的獲利截圖。這一切都是為了營造一種「大家都賺翻了,只有你還沒上車」的氛圍,激發你的 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心理。
- 名詞釋義:什麼是「釣魚網站」與「假冒APP」?
- 釣魚網站(Phishing Website):詐騙集團精心製作的仿冒網站,外觀與功能和正規網站幾乎一模一樣,旨在誘騙用戶輸入個人敏感資訊(如帳號、密碼、信用卡資料)。一旦輸入,這些資料就會被詐騙集團竊取。
- 假冒APP(Fake Application):詐騙集團開發的虛假應用程式,通常聲稱是「內部專用投資平台」。它們在介面設計上力求專業,看似與真實的券商APP無異,但其背後的數據和操作都是由詐騙集團控制,用戶投入的資金並未真正進入任何投資市場。
【影響資安】提醒您:「表面光鮮的APP,可能是通往騙局的暗門,別讓視覺假象蒙蔽了你的判斷。」
「養套殺」話術的心理操控
這類詐騙的核心手法,正是所謂的「養、套、殺」三部曲。
- 養(Build Trust):群組裡的「老師」或「助理」會開始推薦你下載一個APP,聲稱這是他們的「內部專用投資平台」。這個APP通常做得有模有樣,看起來非常專業,甚至比真實的券商APP還精美。他們會教你如何操作、如何「入金」(即將資金匯入)。
- 套(Entrapment):當你對平台深信不疑後,接下來就是「套」的階段。詐騙集團會用各種話術慫恿你加碼投資。他們會聲稱「現在是大行情,錯過不再」、「某某人又投入了幾百萬」,不斷給你施加壓力,利用你的錯失恐懼感(FOMO)讓你投入更多資金。更可怕的是,有些詐騙集團甚至會結合線下手法,例如與非法放款業者(俗稱「地面師」)合作。如果你表示沒錢加碼,他們可能會「好心」介紹你去貸款,導致你將房屋抵押、掏空身家,把所有資金都套進這個無底洞。
- 殺(The Kill):當你投入大筆資金,特別是借來的錢後,就是詐騙集團準備「收割」的時候了。你會發現資金無法提領,當你詢問時,他們會用各種理由拖延:
- 「您需要先繳納一筆稅金才能提領。」(正常的稅務是從獲利中扣除,絕不會要求您額外匯款繳納!)
- 「您的帳戶有風險,需繳納保證金才能解鎖。」
- 「系統正在維護升級,暫時無法提領。」
- 「需繳錢開通VIP快速提領通道。」這些都是詐騙集團的慣用伎倆,旨在榨取你最後一筆錢。拖到最後,你可能會發現APP突然無法登入,Line 群組被踢出,老師和助理全部失聯——你的錢就這樣人間蒸發了。
「養套殺」的精髓在於,先給你糖吃,讓你嚐到甜頭,再循序漸進,將你推向深淵。詐騙集團深諳人性貪婪與恐懼,玩弄於股掌之間。一旦你將錢投入,APP上顯示的帳面數字會開始「飆升」,讓你感覺真的賺到錢了。更甚者,在你第一次嘗試提領小額資金(例如幾千或一兩萬塊)時,詐騙集團竟然真的會讓你成功提領,以此來強化你對這個平台的信任,讓你徹底放下戒心。
金流陷阱:個人帳戶與非法匯款
假投資詐騙中,資金的流向是其關鍵漏洞。詐騙集團絕對不會要求你將資金匯入受政府合法監管的金融機構帳戶。相反,他們會要求你匯款至:
- 個人帳戶:聲稱是「專屬的入金管道」。
- 奇怪的公司帳戶:這些公司通常是為了詐騙而設立的空殼公司。
正常的合法投資平台絕對不會要求你將資金匯款到個人帳戶。這是判斷真偽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依據。當資金匯入後,你在假APP上看到的數字飆升,都只是詐騙集團後台操縱的虛假數據,你的錢早已落入他們的口袋。
案例解析:當「老師帶你飛」變成「帶你墜崖」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一名小資族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聲稱「專業老師帶你穩定獲利」的投資廣告。加入Line群組後,每天看到其他成員分享高額獲利截圖,心動之下投入了積蓄的數萬元。起初,APP顯示的帳面數字確實不斷增長,甚至成功提領了少許獲利。這讓她深信不疑,於是透過借貸,加碼投入了上百萬元。當她想提領這筆大額資金時,卻被告知需要繳納高額「稅金」。繳納後,又被告知帳戶「有風險」,需要再繳納「保證金」。最終,APP無法登入,群組被解散,她才意識到自己被騙,血本無歸,還背負了沉重債務。
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假投資詐騙的危害性:從最初的小額誘惑,到最後的傾家蕩產,每一步都經過精心計算,利用的正是人性的弱點。
情色交織的陷阱:「殺豬盤」深度解析
「殺豬盤」(Pig Butchering Scam)是近年來殺傷力最大、危害最深遠的詐騙類型之一。它不僅騙取你的金錢,更惡劣的是,它利用人類最脆弱的情感連結——愛情——來進行詐騙,對受害者的精神打擊巨大。
情感操縱:從噓寒問暖到設下圈套
「殺豬盤」的詐騙集團成員,通常會在交友軟體、社群平台或交友網站上鎖定目標。他們會偽裝成高富帥、白富美、成功人士或溫柔體貼的對象,與受害者建立起「戀愛關係」。詐騙者會展現出極大的耐心,每天噓寒問暖,分享生活點滴,甚至會與受害者進行語音或視訊通話,逐步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連結。這個過程通常持續數週甚至數月,目的是「養肥」這隻「豬」,讓受害者完全信任對方,產生戀愛錯覺。
情感與金錢的雙重掠奪
當情感基礎建立穩固後,詐騙者便開始實施「套」的階段。他們會不經意地透露自己有一個「穩賺不賠」的投資管道,可能是自己正在操作的,也可能是親戚朋友介紹的「內部消息」。這個投資管道通常與前文所述的假投資平台或虛擬貨幣投資有關。
詐騙者會描繪一個與受害者共同的美好未來,聲稱要「一起為了將來打拼」,藉此說服受害者「為了我們的共同未來,一起把錢投進去」。在感情的催化下,許多受害者會失去理性判斷能力,將自己的積蓄、甚至借來的錢都投入這個虛假的投資平台。當受害者投入大筆資金後,詐騙者便會人間蒸發,留下情感和財產都被掏空的受害者。
殺豬盤的可怕之處,在於它不是直接搶奪你的錢,而是先偷走你的心。當信任瓦解,財富也隨之蒸發,留下的是雙重的空虛與創傷。這種詐騙利用了受害者對愛情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從情感上將其完全控制,再進行經濟上的掠奪,其殺傷力遠超一般財產詐騙。
虛擬貨幣詐騙:新興資產的風險暗面

虛擬貨幣(Virtual Currency),如比特幣(Bitcoin)、泰達幣(Tether,USDT)等,由於其去中心化、匿名性以及對許多人而言相對陌生的特性,已成為詐騙集團的新寵兒。
虛擬貨幣基礎知識與詐騙利用點
- 名詞釋義:比特幣、泰達幣與「個人幣商」
- 比特幣(Bitcoin,BTC):世界上第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也是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不依賴特定機構發行。
- 泰達幣(Tether,USDT):一種穩定幣,其價值與美元掛鉤(1 USDT 約等於 1 美元),旨在提供加密貨幣市場的穩定性,常用於交易。
- 個人幣商(Individual Crypto Broker):未經官方許可、私下進行虛擬貨幣交易的個人或小型組織。詐騙集團常利用這些不受監管的個人幣商作為資金轉移的媒介。當詐騙集團鎖定目標後,他們會利用受害者對虛擬貨幣領域的陌生,主動「教學」如何購買虛擬貨幣。然而,他們通常會指定你透過某個「個人幣商」進行交易。
假的交易平台與錢包
這是詐騙的關鍵一步。合法的虛擬貨幣交易應該透過大型、信譽良好的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例如幣安(Binance)、OKX 等。但詐騙集團會要求你透過他們指定的個人幣商,或者引導你下載一個看似專業但實為假冒的虛擬貨幣交易所APP或錢包。
你將新台幣匯給指定的個人幣商後,對方可能會告訴你已經將虛擬貨幣打到你的「錢包」了。但實際上,這個錢包地址根本不是你真正能控制的,或者它只是一個虛假的交易所錢包。這意味著,雖然你的帳面顯示擁有了比特幣或泰達幣,但這些都只是虛假的數字,你的資金實際上已被詐騙集團控制。
詐騙流程:從誘導入金到資金人間蒸發
整個虛擬貨幣詐騙的流程與假投資詐騙有許多相似之處:
- 誘導入金:詐騙者會透過社群軟體、交友平台等方式接觸潛在受害者,宣稱有高收益的虛擬貨幣投資機會。
- 虛假交易:引導受害者在假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或APP上進行操作,初期可能讓帳面數字快速增長,製造獲利假象。
- 無法提領:當受害者嘗試提領大額資金時,詐騙集團會以各種理由拖延,例如要求繳納「高額手續費」、「稅金」、「保證金」等。
- 消失:最終,平台關閉,詐騙者失聯,受害者的資金人間蒸發。
【影響資安】建議:「別讓「去中心化」成為詐騙的溫床。在虛擬貨幣的世界裡,每一筆交易都應在透明與監管下進行。」
| 特徵/手法 | 假投資詐騙 | 虛擬貨幣詐騙 |
| 初期接觸點 | 社群媒體廣告、YouTube影片、交友軟體 | 社群媒體廣告、交友軟體、陌生訊息 |
| 誘惑話術 | 「保證獲利」、「老師帶牌」、「穩賺不賠」 | 「高收益」、「獨家幣種」、「內線消息」 |
| 投資媒介 | 假冒的投資APP、網站 | 假冒的虛擬貨幣交易所APP、錢包,或指定個人幣商 |
| 金流走向 | 個人帳戶、空殼公司帳戶 | 個人幣商、假交易所內帳 |
| 初期反饋 | 帳面數字虛假增長,小額提領成功 | 帳面幣量虛假增長,小額提領成功 |
| 最終結果 | 無法提領、索取額外費用(稅金、保證金)、平台關閉、失聯 | 無法提領、索取額外費用、平台關閉、失聯 |
| 核心利用點 | 人性貪婪、錯失恐懼、對財富的渴望 | 人性貪婪、資訊不對稱、對新興科技的陌生感 |
人頭帳戶與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風險
在詐騙集團的犯罪鏈條中,人頭帳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許多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帳戶變成了詐騙集團洗錢的工具,最終導致自身面臨嚴重的法律風險和生活困境。
為何我的帳戶會成為詐騙工具?
你可能是在網路上看到一些看似誘人的徵才廣告,例如「誠徵家庭代工」、「網路小幫手」、「協助處理帳務」等,這些工作內容看似簡單,薪水卻異常優渥,特別吸引那些想找兼職或在家工作的人。或者,你可能想辦理貸款,卻找到一些聲稱「保證過件」、「免徵信」的貸款廣告,甚至是一些「領獎金」的誘惑。
在這些接觸過程中,對方會要求你提供一系列個人金融資訊,包含:
- 銀行帳戶資料
- 提款卡,甚至要求你提供密碼並寄送過去
- 網路銀行帳號、密碼
- 手機門號(因為許多驗證都綁定手機)
- 蝦皮賣場等第三方支付帳號
許多人會心存僥倖,認為自己的帳戶反正沒什麼錢,或者先把錢領光借他用一下「應該沒關係吧」。詐騙集團也會用各種話術來合理化這些要求,例如:「這是公司作業流程,需要做金流驗證」、「避稅需求」等,讓你覺得這些要求是「頭頭是道」且無害的。
然而,這種觀念大錯特錯,而且非常危險!
人頭帳戶的法律責任與後果

你的帳戶一旦落入詐騙集團手中,就會立刻被他們拿去當作人頭帳戶。這意味著,其他被詐騙的被害人,他們所匯款的終點站,就是你的這個帳戶。
- 洗錢管道中的一環:詐騙集團會指示被害人將錢匯到你的帳戶,然後再由他們派出的車手(負責提領贓款的人)快速利用你的提款卡在ATM提領現金,或是透過網路銀行將錢轉走。你的帳戶就這樣變成了洗錢(Money Laundering)管道中的一個關鍵環節。
- 洗錢(Money Laundering):指將非法所得的錢,透過各種金融操作,使其看起來像是合法來源的過程。目的是掩蓋資金的真實來源,逃避法律追查。在詐騙中,人頭帳戶就是用來將贓款從被害人手中轉移出去的第一步。
- 警示帳戶的影響:當被害人發現被騙並報警後,警方追查金流,第一個追到的就是你的帳戶。一旦警方查到這個帳戶被用來詐騙,你的這個帳戶,甚至你名下所有在銀行的帳戶,都會立刻被通報為警示帳戶,並被凍結。
- 警示帳戶(Cautionary Account):指涉嫌詐騙或其他犯罪活動的帳戶,經金融機構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會暫停該帳戶所有交易功能,如存款、提款、轉帳、刷卡等。這意味著,你名下所有的金融功能都會停擺,生活將變得極度不便。根據現行規定,這種限制可能會長達五年。在這五年內,你可能無法使用網路銀行、無法申請信用卡、貸款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連臨櫃提款都可能受到限制。這對個人的生活和財務運作,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 刑事責任:幫助詐欺與幫助洗錢罪更嚴重的是,你還可能要面對刑事責任。儘管你可能覺得自己也是被騙的,但法律實務上,檢察官和法官很可能會認為你提供帳戶、提款卡、密碼等重要的個人金融工具給他人,就算是幫助了詐騙集團實施犯罪。
- 幫助詐欺罪(Assisting Fraud):指行為人雖然不是詐欺的主謀或實施者,但提供幫助行為,促使詐欺犯罪得以完成。
- 幫助洗錢罪(Assisting Money Laundering):指協助他人將犯罪所得的錢透過金融管道洗白的行為。即使你不是故意要詐騙,法律上會看你是否具有未必故意。換句話說,你雖然不確定對方會拿去做什麼壞事,但你應該可以預見到提供這些敏感資訊給來路不明的人,存在非常高的犯罪風險,但你仍然這樣做了,這就可能成立幫助犯。如果被判有罪,可能面臨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更麻煩的是,你還必須賠償那些將錢匯到你帳戶裡的被害人,他們所有的損失。這可能是一筆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元的鉅額賠償金。因此,提供帳戶絕不是「借一下沒關係」的小事,後果可能讓你傾家蕩產,甚至留下前科,影響你未來的人生發展。
第三方支付與電商帳號(蝦皮賣場)的風險
除了傳統銀行帳戶,隨著電子商務和行動支付的普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如街口支付、Line Pay)和電商平台的帳號(如蝦皮賣場帳號)也成為詐騙集團的新目標。
詐騙集團可能會以「出租蝦皮賣場換被動收入」為誘餌,吸引你提供這些帳號。他們會利用這些帳號來接收詐騙款項,或者用你的名義開設假賣場來欺騙其他人。根據洗錢防制法的新規定,這類第三方支付帳號和銀行帳戶一樣受到管制。這表示,即使你只是「出租」帳號,對方還沒有拿去做壞事,光是出租這種可以處理金流的帳號行為本身,就可能已經違反了相關法規。
保護個人金融資訊的黃金法則
綜合以上所述,以下是保護個人金融資訊的黃金法則:
- 絕不提供:你的金融帳戶、提款卡、密碼。
- 絕不外洩:網路銀行的帳號、密碼。
- 慎防綁定:手機門號,因為很多驗證都綁定手機。
- 嚴防租借:各種有支付功能的平台帳號,包括電商平台帳號。
這些都是你非常、非常重要的個人私密資訊,絕對絕對不能隨便提供或出借給你認識、但不信任的人,更遑論不認識的陌生人。不管對方用什麼理由,講得多麼天花亂墜,都不要給予。記住:「保護好自己的帳戶,就是保護好自己,也避免間接傷害到別人。」
海外求職詐騙:淘金夢碎的煉獄之旅
海外求職詐騙在台灣社會也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受害者懷抱著出國賺錢、看看世界的夢想,卻不幸落入人蛇集團的陷阱,從淘金夢變成一場人間煉獄。

誘人條件下的真實陷阱
這類詐騙的廣告通常會出現在 Facebook 社團或 Line 群組中,聲稱在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緬甸、泰國等)有高薪職位,例如客服人員、打字員、博弈網站人員等。這些廣告開出的條件往往極具誘惑力:包吃包住、機票全包、月薪動輒七八萬甚至十幾萬台幣。對於在台灣工作機會不佳、薪水不高的人來說,這看起來簡直是人生翻身的絕佳機會。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人蛇集團或詐騙集團放出的「誘餌」。
人口販運與強迫勞動
當你被騙到當地後,一旦踏上異國的土地,你的護照可能就會立刻被他們收走。隨後,你將被帶到一些管理非常森嚴的「園區」。這些所謂的「園區」,其實就是詐騙集團的大本營。在這些園區內,你將被迫從事詐騙工作,例如:
- 打電話詐騙台灣民眾
- 在網路上假扮投資老師
- 執行我們前面提到的「殺豬盤」詐騙
這些地方通常會有極高的業績壓力。如果你不願意做,或者業績達不到標準,很可能會遭到虐待、毆打、電擊、關禁閉,甚至像商品一樣被轉賣給其他園區。這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詐騙,而是赤裸裸的人口販運。
如果你想離開,他們會向你勒索一筆天文數字的賠償金或贖金,而這筆錢你根本付不出來,讓你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求職前務必多方查證
面對這種條件好到不真實的海外工作機會,你必須提高警覺。
- 務必再三查證:你可以透過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的網站查詢當地的旅遊資訊、安全警示,以及合法仲介公司的名單。
- 諮詢勞動部:也可詢問勞動部等相關單位,了解是否有相關的跨國勞務法規和警示。
- 勿信片面之詞:千萬不要只相信網路上的廣告或陌生人的片面之詞。
成功的職涯,不該以自由為代價。海外淘金,更應以安全為前提。
緊急情況下的求助管道
如果你的親友或自己不幸遇到這種狀況,受困在海外,請記住以下緊急聯絡方式:
- 中華民國駐外館處的急難救助電話:請上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網站查詢最新資訊。
- 刑事警察局國際科的聯絡方式:他們也設有 Telegram 帳號(搜尋「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可以聯繫報案。
這些資訊在緊急時刻非常重要,能夠成為你擺脫困境的關鍵。
識破詐騙的萬變不離其宗:核心防範原則
雖然詐騙集團的手法會不斷翻新,利用新的科技、新的社會趨勢,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許多詐騙的核心手法,其底層邏輯是相對固定的。
人性弱點的利用
詐騙集團最擅長利用人性的弱點,例如:
- 貪婪:利用人們想快速致富的心理,推出「保證獲利」的假投資。
- 恐懼:假冒檢察官、警察,聲稱你涉及刑案,利用你對法律的恐懼。
- 信任:透過「殺豬盤」等方式先培養感情,建立信任後再進行詐騙。
- 資訊不對稱:利用你對某些新興事物(如虛擬貨幣)的不了解,操弄資訊。
資訊不對稱的操弄
詐騙集團深諳資訊戰的精髓。他們會製造資訊落差,利用你對新科技、新概念(例如區塊鏈、虛擬貨幣)的不熟悉,讓你誤以為他們掌握了獨家的「內部消息」或「高科技投資工具」。他們提供的資訊往往真假參半,讓你難以辨別。
五大防詐心法:警惕、查證、保護、不貪、不輕信
雖然手法一直變,但我們防範的原則其實是相對固定的,掌握以下五大心法,就能有效保護自己:
- 保持警惕(Stay Alert):對於任何「好到不像是真的」的訊息,不管是賺錢機會、優惠活動、中獎通知,都要先打一個問號。不要馬上就相信。
- 仔細查證(Verify Carefully):特別是當對方要求你提供個人資料、匯款,或者做任何與金錢有關的決定時,一定要停下來,想一想。然後主動去找可靠的管道查證:
- 打電話問銀行或金融機構。
- 向政府機關(例如金管會、勞動部)詢問。
- 直接撥打 165 反詐騙諮詢專線。這個電話一定要記起來!
- 保護個資與帳戶(Protect Your Data & Accounts):帳號、密碼、卡片、手機門號、各種有支付功能的平台帳號,這些都是你的數位資產和身份認證工具,絕對不能隨意給出去。這是最基本的防線。
- 不貪心(Don’t Be Greedy):很多時候被騙,就是因為那個「貪」字在作祟。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畫的「大餅」,冷靜下來想想,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好的事。
- 不輕信(Don’t Be Gullible):對於陌生人突然表現出的「熱情」、「關心」或「專業」,保持一份理性距離。特別是在網路世界,對方的真實身份和意圖往往難以判斷。
抓住這幾個原則,保持警惕,仔細查證,保護個人資料,不貪心,不輕信,其實就可以擋掉絕大多數的詐騙了。
如果受騙了,怎麼辦?勇敢報案的重要性
「被騙了,不是你的錯。」詐騙集團的手法真的很高明,他們擅長利用人性的弱點和資訊不對稱。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因為覺得丟臉或自責就不敢說出來。
報案的意義:追討公道與阻止更多悲劇
一旦發現自己受騙,一定要勇敢地去報案。把你遇到的情況,所有的對話紀錄、匯款紀錄、甚至對方提供的假APP連結等所有證據,都盡可能詳盡地提供給警方。
你可能會問:「報案有什麼幫助嗎?錢不是通常都追不回來了嗎?」確實,因為詐騙集團洗錢速度非常快,錢能不能追回來不一定,但報案具有多重、不可或缺的意義:
- 追討公道的開始:報案是檢警機關能夠啟動偵辦、追查這些不法之徒的開端。只有透過報案,才能讓這些壞人「繩之以法」,維護社會正義。
- 凍結詐騙帳戶:你的報案可以讓相關的詐騙帳戶被凍結起來,防止更多人繼續受害。你的親身經驗,將成為阻止下一個悲劇發生的重要資訊。
- 提供犯罪線索:你的案件資訊,可以幫助警方建立詐騙集團的資料庫,分析其手法、組織結構和金流模式,從而更有效地打擊犯罪集團。
- 獲得法律支援:報案後,檢警會是你最堅實的後盾,他們會提供法律諮詢和協助。
所以記住,如果你被騙了,不要獨自承受。勇敢說出來,尋求協助。你的報案不僅是自救,更是協助公義的行動。
常見問題與解答(FAQ)
為了進一步強化您的防詐意識,【影響資安】為您整理了以下常見問題:
Q1: 如何判斷一個投資平台是否合法?
A1: 合法的投資平台都受政府金融主管機關(如金管會)監管。您應前往金管會證券期貨局官網,查詢該平台是否列於合法業者名單。任何聲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的投資,幾乎都是詐騙。
Q2: 我只是把銀行帳戶借給朋友用一下,也算是人頭帳戶嗎?
A2: 即使是朋友,如果他們將你的帳戶用於非法用途,你仍可能面臨法律風險。正確的做法是,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求你提供銀行帳戶、提款卡和密碼。這不僅保護你自己,也是避免朋友陷入犯罪的底線。
Q3: 如果我收到了不明簡訊或Line訊息,內容提及我的包裹、罰單或帳戶異常,我該怎麼辦?
A3: 不要點擊任何不明連結! 這是最核心的原則。應透過官方管道(如物流公司官網、監理站官網、銀行客服專線)查詢資訊。有疑問直接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確認。
Q4: 我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個海外工作機會,薪水很高且包吃包住,如何查證真偽?
A4: 高薪、包吃住的海外工作機會往往是詐騙。務必透過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網站查詢該國家的旅遊警示與求職注意事項。同時,可以向勞動部諮詢是否有合法的人力仲介資訊。切勿輕信網路或陌生人的一面之詞。
Q5: 虛擬貨幣投資是不是都有風險?我該如何安全地購買虛擬貨幣?
A5: 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虛擬貨幣更是高波動資產。為確保安全,務必選擇全球知名且受正規監管的大型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交易,並使用其官方APP或網站。切勿透過「個人幣商」或來路不明的連結進行交易。
結語:【影響資安】與您一同守護數位生活
在數位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詐騙集團的手段也日趨高明。但正如《防詐手冊》所揭示的,只要我們提升警覺、掌握核心防範原則,就能有效抵禦這些風險。您的安全,就是我們的使命!
【影響資安】深信:「預防勝於治療,我們不只修復漏洞,更要讓詐騙無從下手。」
若您對數位安全有任何疑慮或需求,請立即聯繫【影響資安】服務團隊,讓我們一同為您築起堅不可摧的數位防線。
💡 想要偵測企業或公司網站有什麼資安漏洞嗎?
立即與我們聯繫,由專業團隊為您量身打造屬於您的安全堡壘。
📝 【立即填寫諮詢表單】我們收到後將與您聯繫。
LINE:@694bfnvw
📧 Email:effectstudio.service@gmail.com
📞 電話:02-2627-0277
🔐專屬您的客製化資安防護 —
我們提供不只是防禦,更是數位韌性打造
資安不是等出事才處理,而是該依據每間企業的特性提早佈局。
在數位時代,資安不再只是「大企業」的專利,而是每個品牌都必須重視的底層競爭力。
我們深知,每一家企業的規模、產業環境與運作流程都截然不同,我們能協助您重新盤點體質,從風險控管、技術部署到團隊培訓,全方位強化企業抗壓能力,打造只屬於您公司的資安防護方案,
從今天開始降低未爆彈風險。不只防止攻擊,更能在變局中穩健前行,邁向數位未來。
為什麼選擇我們?

✅ 量身打造,精準對應您的風險與需求
我們不提供千篇一律的方案,而是深入了解您的業務與系統架構,設計專屬的防護藍圖。
✅ 細緻專業,從技術到人員全方位防護
結合最新科技與實務經驗,不僅守住系統,更提升整體資安韌性。
✅ 透明溝通,專人服務無縫對接
每一步都有專屬顧問協助,確保您能理解每項風險與解決方案。
本文由影響視覺科技資安專家團隊撰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資安知識分享,請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