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摘要
在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敏捷式開發(Agile Development) 以其快速迭代與靈活應變的特性,已成為軟體開發的主流典範。然而,當開發團隊在追求「小步快跑」的同時,資安風險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累積。本文將承接上一篇對瀑布式開發的探討,深入剖析敏捷開發模式所隱藏的資安挑戰,並提出一套劃時代的解決方案:DevSecOps。我們將透過一個虛擬案例,闡釋如何透過「左移防禦」思維,將資安防護無縫融入敏捷流程,讓速度與安全不再是魚與熊掌,而是共存共榮的雙引擎。
1. 從瀑布的嚴謹,走向敏捷的疾馳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 瀑布式開發 模式的資安困境,揭示了將資安測試延遲至最後所帶來的巨大風險與成本。然而,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加速,一種截然不同的開發模式應運而生,那就是 敏捷式開發。它強調快速交付、持續迭代與靈活應變,讓企業能迅速回應市場變化。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當開發速度被推向極致,資安又該如何跟上腳步?這正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核心。
2. 敏捷式開發:一場追求速度的「衝刺」
為了理解敏捷開發的資安挑戰,我們必須先掌握其核心概念。
- 敏捷式開發(Agile Development) 是一種以人為本、以協作為核心的軟體開發方法論。它將龐大的開發專案分解成一個個短小精悍的 衝刺(Sprint),通常為 1-4 週。每個衝刺結束後,團隊都會交付一個可運作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原型或版本。這種模式強調持續集成與持續交付 (CI/CD),目標是快速響應變化並持續創造價值。
- 敏捷開發的核心哲學是「小步快跑」。它鼓勵團隊不斷試錯、快速學習,並根據回饋及時調整方向。這與瀑布式開發的「一次性完成」思維截然不同。這種快速迭代的特性,使得產品能迅速上市,搶佔市場先機。然而,在追求極致速度的過程中,資安往往成為被忽略的短板,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
3. 速度下的資安盲點:敏捷模式的三大資安挑戰

儘管敏捷開發帶來了巨大的效率優勢,但若沒有適當的資安機制,它也可能成為潛在的風險溫床。
- 挑戰一:被忽視的資安測試,讓風險持續堆疊
- 在敏捷開發的快速節奏下,傳統的資安測試(如耗時的滲透測試)往往無法與每個衝刺同步進行。開發團隊可能會因為專案壓力而簡化甚至忽略資安測試,導致資安防護成為一個被動的、週期性的活動,而非持續性的流程。這種思維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卻每隔幾百公里才檢查一次輪胎氣壓。只要一次忽略,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 挑戰二:弱點累積的「技術債」,從量變到質變
- 敏捷開發強調功能的快速堆疊。然而,如果沒有同步進行嚴格的資安審查,每個新功能都可能引入新的漏洞。這些看似微小的漏洞,日積月累下,將形成巨大的「技術債」。想像一個房間,一開始只是一滴水滴,但如果你不理會它,久而久之,它就會造成牆壁發霉、天花板坍塌,最終變成巨大的水患。同樣地,這些弱點最終可能引發重大的資安事件,從而導致修復成本遠超預期。
- 挑戰三:人為錯誤,程式碼的「天生缺陷」
- 程式碼是軟體的基石。在敏捷開發高壓、快速的環境下,開發者可能會因為疏忽、資安意識不足或缺乏相關知識,而寫出帶有漏洞的程式碼。這些人為錯誤,讓資安風險從軟體誕生的第一秒鐘就開始潛伏。
4. 案例分析:一場因速度而起的資安風暴
讓我們透過一個虛擬案例,來了解敏捷開發的資安盲點如何釀成大禍。
公司背景:追求敏捷極致的科技新創
某家金融科技新創公司,以其超快速的產品迭代著稱。他們採用敏捷開發,每兩週一個衝刺,目標是盡快將產品推向市場,搶佔先機。為了加速,他們捨棄了傳統的資安審核流程,將資安測試延後到每季才進行一次。他們的口號是:「先上線,再修補!」
資安疏漏:被忽略的「小」漏洞
在某個衝刺中,為了快速上線一個新功能,開發團隊在程式碼中使用了未經安全審核的開源函式庫。雖然資安團隊曾在季末的報告中指出這個函式庫存在一個低風險的漏洞,但專案經理認為漏洞風險可控,決定「先上線再說」。
後果:數據外洩與品牌危機
駭客利用這個被忽略的「小」漏洞,成功對迅捷科技的系統進行 SQL 注入攻擊。他們入侵了客戶資料庫,竊取了數十萬筆用戶的個人資料與信用卡號碼。資安事件曝光後,公司面臨巨額罰款,用戶大量流失,品牌信譽一夕崩盤。這場災難的根源,並非駭客技術有多高超,而是公司在追求速度時,對資安風險的持續累積視而不見。
這個案例證明,敏捷開發如果沒有資安防護的配合,其所帶來的「速度」優勢,反而會成為引發災難的催化劑。
5. DevSecOps:破除迷思,打造「安全即代碼」文化

為了應對敏捷開發的資安挑戰,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這就是 DevSecOps。
DevSecOps 是 Development(開發)+ Security(資安)+ Operations(運維) 的縮寫。
它的核心精神是:將資安從專案的一開始就融入整個軟體開發與運維流程,而不是等到系統快完成才做補救。
傳統做法 vs DevSecOps
-
傳統開發模式:先寫程式 → 測試 → 上線前才做安全檢查。
-
問題:若最後才發現漏洞,修復代價高、時程容易延遲。
-
-
DevSecOps 模式:在需求設計、程式撰寫、測試到部署,每個階段都會導入資安檢測。
-
好處:漏洞能及早被發現並修復,降低風險與成本。
-
DevSecOps 的核心目標是讓資安從「單一團隊的職責」轉變為「全員的共同責任」。
DevSecOps 的三大核心理念
-
Shift Left(安全左移):在開發初期就考慮安全,避免漏洞被帶到後期。
-
自動化安全檢測:使用自動化工具(如弱點掃描、程式碼分析)整合到 CI/CD 流程,讓資安檢測不會拖慢開發速度。
-
團隊共擔責任:資安不再只是資安人員的責任,而是 開發、測試、運維、資安團隊共同承擔。
「左移防禦」(Shift Left Security)的核心精神是將資安檢查,從開發流程的末端推動到最前端。它不是要求開發者成為資安專家,而是透過自動化工具,在開發者寫下第一行程式碼時,就提供即時的資安回饋。這就像在生產線上,每個環節都設有品質檢測點,一旦發現瑕疵,當下就能修復,避免問題累積到最後。
- 從人工到自動:在 CI/CD 流程中實現資安自動化DevSecOps 借助自動化工具,將資安檢查融入到 CI/CD 流程中,實現即時回饋。
- 靜態應用程式安全測試 (SAST): 在程式碼被提交到程式碼庫時,自動掃描原始碼中的潛在漏洞。
- 軟體組成分析 (SCA): 自動識別程式碼中使用的開源元件,並檢查其中已知的漏洞。
- 動態應用程式安全測試 (DAST): 在應用程式部署到測試環境後,進行模擬攻擊,測試其防禦能力。
6. 敏捷開發與 DevSecOps 的整合流程比較
| 特性 | 傳統敏捷開發 | DevSecOps |
| 資安角色 | 資安團隊單獨負責 | 開發、維運與資安團隊共同負責 |
| 資安時機 | 每個 Sprint 結束後進行手動測試 | 在程式碼提交、部署等各環節自動化檢測 |
| 資安思維 | 速度優先,資安次之 | 資安內建,速度與安全並行 |
| 漏洞修復 | 發現後再回溯修補 | 程式碼提交後即時回饋,當下修復 |
7. 結語:當速度遇見安全,攜手打造下一個數位時代

敏捷開發並非資安的敵人,而是可以共存的最佳夥伴。
透過 DevSecOps 的思維與實踐,我們能打破「速度 vs 安全」的矛盾,讓資安不再只是最後的補救,而是從設計開始的基本要件。
在 影響資安 的價值觀中,資安不僅是守護,更是賦能。
我們協助企業將 安全 DNA 融入開發流程,從系統建置、弱點掃描、滲透測試,到 EDR/XDR 與雲端防護,打造兼具 敏捷效率與資安強度 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未來的數位競爭力,不只是「誰跑得快」,而是「誰跑得快又能跑得安全」。
選擇影響資安,就是選擇速度與安全並行的最佳夥伴。
💡 想要偵測企業或公司網站有什麼資安漏洞嗎?
立即與我們聯繫,由專業團隊為您量身打造屬於您的安全堡壘。
📝 【立即填寫諮詢表單】我們收到後將與您聯繫。
LINE:@694bfnvw
📧 Email:effectstudio.service@gmail.com
📞 電話:02-2627-0277
🔐專屬您的客製化資安防護 —
我們提供不只是防禦,更是數位韌性打造
資安不是等出事才處理,而是該依據每間企業的特性提早佈局。
在數位時代,資安不再只是「大企業」的專利,而是每個品牌都必須重視的底層競爭力。
我們深知,每一家企業的規模、產業環境與運作流程都截然不同,我們能協助您重新盤點體質,從風險控管、技術部署到團隊培訓,全方位強化企業抗壓能力,打造只屬於您公司的資安防護方案,
從今天開始降低未爆彈風險。不只防止攻擊,更能在變局中穩健前行,邁向數位未來。
為什麼選擇我們?

✅ 量身打造,精準對應您的風險與需求
我們不提供千篇一律的方案,而是深入了解您的業務與系統架構,設計專屬的防護藍圖。
✅ 細緻專業,從技術到人員全方位防護
結合最新科技與實務經驗,不僅守住系統,更提升整體資安韌性。
✅ 透明溝通,專人服務無縫對接
每一步都有專屬顧問協助,確保您能理解每項風險與解決方案。
本文由影響視覺科技資安專家團隊撰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資安知識分享,請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