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時間:2025/04/19 作者:Amelia
在品牌經營的關鍵時刻,什麼最能放大影響力?不是廣告,而是一則被國際媒體採納的關鍵報導。這不只是單篇內容的發佈,而是一次讓世界看見你的品牌價值與獨特觀點的起點。
但品牌要如何從零開始,打造出第一篇被信任、被轉載、甚至被主動報導的國際內容?這篇文章結合影響視覺科技團隊的實務經驗,從選題、內容設計到媒體發佈,帶你了解打造「關鍵第一擊」的完整方法。
第一步:找出你的「國際報導型題材」
國際媒體不是你的品牌新聞台,它們關注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的故事能否連結全球趨勢、觸動人心。
我們團隊經驗指出,品牌內容若能以「世界語言」說故事,更容易切中國際媒體選題的核心。以下三種題材,是最容易被關注與報導的內容類型:
1. 未來觀點(Future Thinking)
企業若能針對 AI、淨零碳排、未來工作等全球關注議題提出具體見解與實踐案例,便容易脫穎而出。
2. 在地創新(Local Innovation)
具有地區特色,卻能提供全球解方的創新案例,如永續建築、循環經濟、偏鄉教育等,是國際媒體最愛的故事之一。
3. 人物驅動(Story Behind People)
創辦人、幕後人物或團隊成員的生命故事,若展現勇氣、轉折與願景,往往能喚起更深的情感連結與報導意願。
這些主題不是介紹「你做了什麼」,而是設計「為什麼你這樣做、你看見了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讓內容具備跨國共鳴力。
第二步:設計讓媒體願意「採用」的內容格式
一篇被刊登的國際報導,從標題、架構到引用素材,皆須符合「編輯桌」的判斷邏輯。我們的內容策略設計流程,會從以下幾個核心面向反覆打磨:
- 標題具全球議題關聯性(如:「來自台灣的女性創業家如何解決非洲乾旱問題?」)
- 內文具備數據支持與趨勢脈絡(引用全球統計、連結 SDGs 或 ESG 目標)
- 故事可被視覺化與延伸使用(附有照片、影音、未來計畫圖解)
我們會透過內容實測(例如 Google News 分析、媒體編輯回饋、標題 AB test 等)來驗證內容潛力。目的不只是刊登,而是設計一篇「像新聞、也能變聲量」的內容。
第三步:選對「第一站媒體」,啟動品牌聲量
不是所有媒體都適合作為「第一報導平台」,我們會依據品牌議題與市場策略,優先建議以下三種平台特質:
- 具 Google News 收錄資格與高權重:確保進入全球搜尋系統,提升 SEO 能見度
- 具跨語系轉譯或再發平台能力:如 Yahoo! News、News Break 等,多語系同步曝光
- 以人物與觀點為導向的平台:如《The Icons》《Authority Magazine》《TechCrunch》,適合打造第一篇具信任感的報導起點
這樣的媒體策略不是單純「發出去」,而是建立一個可信任、可延伸的內容起點。
第四步:內容發佈後的「再波操作」是關鍵
真正的媒體效應,發佈後才開始。我們稱之為「一則報導,引發十波聲量」,操作流程包括:
- 中文摘要釋出至官方網站與社群平台
- 通知既有媒體聯繫人,安排「再報導」或專訪
- 剪輯報導重點成為短影音素材,推播至 TikTok、Instagram Reels
- 設定 SEO 關鍵字與追蹤指標,持續強化曝光排名與擴散節奏
我們常說:「一則報導的價值,不在它發佈當下的點閱率,而在它未來能產生多少次被引用、轉貼、討論的機會。」
我們怎麼幫助品牌完成這一擊?
影響視覺科技的內容策略團隊,結合國際媒體網絡與數據驅動的行銷工具,協助品牌完成以下流程:
- 品牌議題診斷與國際選題設計
- 全英文報導撰寫與媒體溝通
- 同步中文內容轉譯與社群發佈
- SEO 優化與聲量追蹤
- 影音轉製與短影音再行銷
我們不只是幫你發一篇報導,而是設計一場從國際出發的品牌撞球路徑。
結語:這不是公關,而是品牌的全球入場券
每一個品牌,都值得被世界看見。只要抓對題材、設計對內容、選擇對平台,一則報導就能成為你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如果你正準備:
- 跨入海外市場
- 提升品牌信任感與議題定位
- 建立一套長期有效的內容影響力系統
現在,就是打造那一則「世界先看見」的關鍵報導的最佳時機。立即聯絡我們免費半小時諮詢,讓改變從現在開始。


Leave a Reply